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专题>循环农业>乡村振兴

    西宁湟源:“学、宣、用”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走深走实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23-03-30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新闻摘要: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西宁市湟源县乡村振兴局党组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多层次学、多渠道宣、多方位做,形成“学、宣、用”三维一体格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持续“入脑”“入心”,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走深走实。多层次学,强化学思践悟。研究制定学习方案,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安排部署会,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这样学’”活动,确保学习有深度,思想有高度。一是干部带...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西宁市湟源县乡村振兴局党组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多层次学、多渠道宣、多方位做,形成“学、宣、用”三维一体格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持续“入脑”“入心”,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走深走实。

    多层次学,强化学思践悟。研究制定学习方案,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安排部署会,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这样学’”活动,确保学习有深度,思想有高度。一是干部带头学。按照凡会必学的原则,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依托党组会、集中学习会和支部“三会一课”,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具体内容8次,开展专题研讨2次,全面完整把握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逐字逐句学原文、悟原理。印发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报告金句及学习手账等26册,引导干部职工学实学细,切实增强学习效果。二是深入交流学。组织单位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交流讨论20余次,并通过撰写心得,做到学思践悟。三是上下联动学。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学习与自学,印发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手账,采取观看短视频、邀请党校讲师专题讲、老党员干部讲“微党课”等形式进行深入系统学。并借助大美湟源APP、微信群、宣传栏等渠道,持续更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以主动宣传的态势不断深化学习成效,有力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走在前列。四是联系实际学。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扎实开展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平安建设相结合,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改进作风专题会、能力提升培训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深入基层调研,全面总结工作,努力将学习成果落实到防返贫、东西部协作、易地扶贫搬迁等具体工作中,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多渠道宣,力求讲清说透。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这样讲’”活动,力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说明白。一是志愿宣讲,广泛营造浓厚氛围。组织“乡振之星”志愿服务队到社区、公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并依托“三下乡”活动品牌效应和示范功能,组织志愿者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展板、悬挂横幅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6次,用乡音土话向过往群众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变化,结合各项党中央关于改善民生福祉政策,帮助群众了解报告精神基本内容、精神实质,深化宣传效果。二是集中宣讲,联点帮扶提质增效。结合“双帮”工作,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为落脚点,局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到联点村烽火村向村“两委”、党员群众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3次,帮助党员群众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入户宣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班子成员带队深入30户脱贫户、监测户家中,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积极宣传学生补助、大病医疗救助、“530”贷款、就业帮扶、短期技能培训等惠民政策措施2次,详细为他们讲解申报流程,立足产业发展出谋划策,鼓励监测户群众坚定信念信心、紧跟党的步伐,增强致富信心,克服各项困难,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多方位做,确保取得实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原则,通过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这样做’”活动,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工作各方面取得实效。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4户110人,有效消除风险户15户44人,风险消除率为100%。当年新纳入监测户19户66人,户均落实了两项以上的帮扶措施,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在全面摸清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公益性岗位、季节性务工、发展种养业等途径实现3297人就业,为年度目标3200人的103%,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万元,增幅7.5%。进一步壮大周边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其中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脱贫户345人实现就业,实现了户均1人以上稳定就业。利用衔接资金135万元对256名脱贫户和监测户大学生、中高职生进行“雨露计划”补助。同时利用衔接资金36.7万元,开展了200人次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乡村工匠培育。二是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重围绕“产业发展为中心”,以提升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池汉村“物流商贸”,巴汉村“农产品加工”,雪隆村、下胡丹村“特色养殖”等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一批特色高原样板村。三是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帮扶。开设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班2期,培训劳动力1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人。开展东西部协作线上招聘会5场、线下招聘会2场,累计提供用工岗位5500个。开展直播带岗活动2次,20家企业提供70个具有针对性的岗位,招聘人数659人。组织53名劳动力在江苏地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1人。注册并大力推广“河湟田园•日月臻品”区域品牌。全县消费帮扶销售额2.04亿元,其中东部地区销售额2281.54万元。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