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文件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期:2023-02-23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政府工作报告

    ——2023222日在湟源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县长  董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湟源发展进程中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承压加大、多轮疫情冲击、极端天气频发等困难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完成了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精准防范,全力应对,疫情防控科学高效。坚持防治并举,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建立12013”扁平化指挥架构,每日会商研判,制定任务清单,持续跟踪问效,几次疫情均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率先在全市完疫苗接种目标,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诊12个,配备医护人576名、床位618。强化保供保通保畅,支柱企业不停工不停产,生活物资不短缺不涨价。建立困难特殊群体需求台账,发放生活医疗物4600元,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轻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各位代表,回首抗疫历程,我们深知,湟源之所以能打赢这场防疫战,离不开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条战线抗疫勇士的奋力拼搏,离不开全县人民风雨同舟的合力支持。在此,向全体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干警、人民教师和各行各业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你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共同维护着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每个温暖的瞬间都值得珍惜,每个坚强的背影都值得尊重!

    一年来,我们抓实调度,稳住大盘,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以机制改革为切口,在全省率先出台县级规范招投标、发包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制定前期费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完善4+X”项目管理机制,全年实施重点项113项,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3.81亿元、增长47.7%,是近五年来争取资金、实施项目最多的一年。精准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协调企业担保融1.1亿元,办理留抵退3288万元,为154市场主体减免国有房屋租金,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84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8.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以上指标增幅除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市各县区第二外,其余均排名第一,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活力不断释放。

    一年来,我们强基提能,推动转型,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紧紧抓住绿色有机农畜产业优势,培育涉农经营主体187,日月乡青蒜苗基地入选全国第二批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申中乡获评中国生态食材之乡,认证树莓果汁等生态食材产品7“马牙蚕豆南京味道”走向东部市场,“日月臻品”品牌体系日趋丰富、前景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园加快建设,1万吨青稞系列产品加工等5个项目签订入园协议,1000吨畜牧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主体完工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投资7.8亿元的98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值达8.7亿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动能更加强劲、特色更加鲜明。

    一年来,我们系统治理,涵养生态,发展底色愈发靓丽。牢记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省之大要”,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44处重点水域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连6。小煤炉整治等烟气排放治理有序推进,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市前列。完成下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19平方公里。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13.7亩,新增农村绿474亩、城镇绿化面积5.9万平方米。沙棘、露营等“林下经济”逐绿而生,成功入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无论靠山还是靠水,绿色家底都充盈厚实。

    一年来,我们加速融合,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初步成型。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精心谋划城市设计,组建丹青文旅集团,推进国有企业实体化运作资产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筹6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鼓励引导旅游景区、重点旅游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129家。创建“浪山浪水浪河滩”品牌,打造小茶牧场4条精品旅游经济带,下脖项村、纳隆村分别入选全国、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丹噶尔古城、宗家沟等串联成的“民俗文化赏冰出游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日月山下”品牌渐成体系,融合农业旅游,释放消费潜力,一幅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轴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精彩呈现。湟源排灯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案例,亮相中央电视台2023元宵节晚会。

    一年来,我们建管并重,提升内涵,城乡环境加快改善。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管控,完成“三区三线”划定,编制11村庄规划,国土空间“一张蓝图”加快构建。统筹资金2.2亿元,开19老旧小区设施改造,实施7个乡村振兴试点村、14高原美丽乡村、2887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等项目。铺设农村供水管213公里、改造农村公112公里,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县城防洪排涝、日月美丽城镇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1377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首次登记,光华等片区置的12楼盘复工建设,788群众入住难问题有效化解,以补短板、提品质点亮群众“小幸福”。9个乡镇全部成立城管综合执法队伍,推行责任到人的“街长制”,人居环境整治每月一评比、挂出“红黑榜”,城乡环境更加清爽、更加整洁。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办好实事,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年初承诺的截污纳管等九大类16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培育一棵藤、日月山下二十四庄廓等市民下乡、能人回乡和企业兴乡示范典6个,消费帮扶总额达到2亿元。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1.9亿元、东西部协作资金4860元,安排项目55,扶26个示范村发展实体产业,“居然之家”入驻池汉物流园区,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充分发挥“丹噶尔绣娘”等劳务品牌带动作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5.15人次,实现劳务收3.04亿元。在全市率先启动“组团式”教育帮扶,南京六合教育团队全面托管县一中,池汉学校等义务教育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加快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荣获“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全省卫生健康综合医改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等称号。推进“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暖心卡救助模式全省推广。

    一年来,我们居安思危,强化治理,风险隐患有效化解。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全过程,以底线思维保安全、护稳定,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落实落细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深入,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下降50%,被评为2022度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先进单位”。面对历史同期最强汛情和全省最大小时降雨,广大干部群众奔波一线、汛期不过、冲锋不止,以自身的辛勤奋战筑牢了安全的生命线。大力推进“平安湟源”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造县乡两级“一站式”调解中心,克素尔村取土复垦不彻底等群众关切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扎实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切实守牢风险底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建11“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实现创建活动“十进”全覆盖,小高陵成功入选“全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牢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全力促进政府系统转作风、勇争先,推动形成心无旁骛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我们下沉一线、靠前服务,认真落实“链长制”等包保责任,深入基层破解瓶颈难题。我们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1件、政协委员提案89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新闻广电、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救助、红十字、人防、气象、审计、统计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一年,我们承压前行,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关怀厚爱的结果,是省市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委带领全县上下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帮扶地区和社会各界长期关心、合力共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驻县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湟源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产业结构不优,缺乏核心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短板;城镇供暖、物业服务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亟待解决;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仍需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举措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务实、更管用。

    二、2023年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县第十七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七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锚定“湟水上游生态强县”目标,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湟源力量。

    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万吨以上;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内。

    各位代表,以上指标,对标了中央、省市和县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兼顾了“十四五”规划,考虑了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稳经济政策的实施,这一目标,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既符合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今年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的重大判断,也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留出了空间,有利于稳预期、增信心、促发展。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的预期目标,必须进一步认清湟源发展的定位、具备的优势,以湟源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的光明前景。一是聚力建设湟水上游生态强县。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新体系、新机制中先行先试,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二是聚力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我们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大华工业园区转型赋能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推动湟源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三是聚力打造精品旅游业态。我们必须紧盯“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加速融合发展,扩大景区品牌影响,着力构建自然人文相映、历史现代交汇的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四是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湟源。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注重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内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补齐城乡建设短板,着力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五是聚力推进平安湟源建设。我们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

    各位代表,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奋斗,以最好的状态、过硬的能力全身心投入到今年各项工作中,就一定能够应对风险挑战、冲破艰难险阻,交出一份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湟源答卷。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用更好的服务招大引强,用更优的项目支撑发展,打好经济“主动仗”,唱响发展“主旋律”。

    高标准抓实项目建设。紧盯国家和省市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城乡建设等领域的战略方向、政策导向、投资走向,主动出击争取、超前谋划储备县级“百亿”项目库。强化土地保障,积极盘活出让纳隆口片区、大华工业园区等土地500亩以上。推动体育公园、东西大街管网改造等谋划项目尽早落地,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力争全年开工项60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10%上,全力构建“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工作格局,拼投资、比进度,在项目建设中出成绩、见实效、显担当。

    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六大行动”,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紧盯东部发达省份、对口帮扶地区,“清单式”“靶向式”推动以链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强化与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产业调研、项目洽谈,推动牦牛肉精深加工及高附加值利用。引进实施华石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非遗展示长廊建设等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古城开发运营,共同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光伏、锂电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前期谋划,全力支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扩增产能。争取全年引进项目5,到位资15亿元以上,拼招商、比成效,加快形成主导产业更大更强、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奏响招商引资“最强音”。

    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双满意”品牌创建,加快县政务服务中心和“移动政务”平台建设,推动乡镇“一站式办理”事项与县级窗口办理标准同步达标,实现线上“一张网”、线下“一扇门”、事项“一次办”。深化“西宁评议”公众评价,开展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评选,树立起务实高效亲企的“第一印象”。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多部门联合监管,加快执法权限下放,促进监管更加科学、规范、高效。深化环评、能评等要素“跟踪式、管家式”审批服务,推动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普惠等政策,做到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拼服务、比质量,以政府部门“多跑路”,换企业发展“加速度”。

    各位代表,项目是发展基石、投资是第一动力。我们将自我加压、精准发力,把企业引进来、把项目做起来、把信心提起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再创佳绩!

        (二)全力以赴防污染、护生态,打造“两山”转化新样板。大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完善生态转化机制,既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也当好“金山银山”的创造者。

    夯实生态安全本底。启动新一轮国土绿化三年行动,统筹推进森林城镇、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有害生物防治等重点工程,完成国土绿化2.8亩,新增村庄绿地面积40以上。积极推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建设,申报大黑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三条沟村、星泉村省级森林乡村,开展全县湿地资源调查和林地生态综合监测,不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争取实施日月山村沙棘采摘基地建设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强化生态综合治理。持续巩固两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效,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扛牢压实河湖长制责任,完成东沙沟生态公园建设,加快申中河、塔湾河流域生态修复,实施青岭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平方公里。铺设茶汉素、阿家图等农村污水管网,改造提升15座农村污水处理站,确保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重点污染物协同管控,开展县城燃煤散烧专项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3879户,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走在全市前列,让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促进生态价值转换。紧扣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全面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探索开展森林、农业等碳汇确权工作,促进生态资源市场化高效流转。制定生态产业化引导目录、产品目录和产业项目库,有序推进绿色食品、绿色康养、田园花海等生态产品开发,满足亲近自然、游览观光、产品体验等生态消费需求,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三)全力以赴抓三农、促转型,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坚定不移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农畜产业延链条、提质量、增效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行“田长制”,加快种子站标准化建设,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18.5万亩、社会化托管土3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5%以上。创新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巩固提升工程,新建生态牧场2个、标准化集中养殖小7个,培育示范性经营主体20,全力提升畜牧业集约化、无害化、生态化水平。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扶持菜籽油加工、牦牛酸奶制作等经营主体创品牌、拓市场,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确保农产品抽样合格率达98%上,让“河湟田园·日月臻品”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致力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按照“一心一轴五片区”思路,做大做强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做好做实新能源新材料、轻工业两个重点发展产业,支持文友食品、迅立包装等企业健康发展,加大富农草业等效益不佳企业腾退力度。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园四期、园区输电线路改造等工程,完善分类仓储、冷链物流等功能配套,提升全产业链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凯金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茶马互市皮毛交易市场等项目,大力推进高原地标农产品交易港建设,将大华园区打造成带动全县、辐射周边、面向全省的有机农畜产品集散中心。

    加速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三乡工程”为统领,推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上浪湾村农机托管、铧尖村马铃薯深加工等产业示范点。落实人才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积极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支持上台片区农家乐、东峡片区房车营地等经营主体发展,吸引更多市民下乡消费。深化东西部协作帮扶,实施棠梨茶产业发展等一批联农带农、效益好的协作项目,持续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措施,通过劳务协作、以工代赈等方式,实现脱贫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3200以上。扩大消费扶贫产品认定规模,推动消费帮扶额增10%上。

    各位代表,实现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三乡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四)全力以赴谋融合、育品牌,引领全域旅游新气象。坚持文商旅城融合发展,通过多元业态、多样体验、多彩活动,加快实现“全域皆是景、四季全能游”的格局。

    做活历史文化遗产。以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为抓手,“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推进古城保护性开发,建成投用古城停车场,争取实施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硬配套”,提升游客服务能力。开发迎合大众需求的“软服务”,编排演绎“文成公主进藏”等历史故事,布局建设严家酿皮等“西北小吃”餐饮区、“现代生活”酒吧娱乐休闲区等消费新场景,打造东城壕夜市,丰富市井味、活跃烟火气。市场化运作排灯、皮绣等文创产品,推出文保遗址打卡游、博物馆沉浸游等项目,让优秀文物秀起来、古迹价值活起来、古城人气旺起来。

    做新乡村旅游业态。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关系,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依托山水林田、特色村庄,积极谋划田园乡愁打卡地,建设采摘、休闲、购物一体的特色观光园。探索“生态+美景+效益”发展模式,新增马家湾等精品浪河滩基5个、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2个。发挥小高陵红色基地优势,做好做优梯田文化,策划开展研学游、夏令营,推出“野菜宴进景区”等特色项目,做优生态旅游新体验。加快打造“唐蕃古道·日月藏乡”特色小镇,建成藏乡风情体验区,做精乡村一个点,形成产业一条链,带动消费一整片。

    做强全域全季旅游。以满足多样旅游需求为突破,积极融入甘青旅游大环线、环湖小环线,打造全省生态旅游“中转站”,推行文化景点“一票游”,开通定制公交,构建起城景相融、景景相通的旅游线路,推动形成全域“大景区”。充分挖掘冰雕、冰上攀岩等冰雪文化元素,谋划建设滑雪场,提升冬季旅游吸引力。创新举办乡村音乐节、篝火露营大会,筹办自行车竞技赛、帐篷节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更多看点、亮点、卖点,让“周末到湟源”成为休闲度假新风尚。

        (五)全力以赴补短板、提品质,彰显城乡建设新魅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超前思维抓规划、工匠精神抓建设、绣花功夫抓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加快提升县城功能。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实施主城区更新和老旧片区改造,加快筑坤等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一院一策”改善提升38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利用城市“边角”布局新建口袋公园。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系统排查治理燃气、消防、排水等领域风险隐患。完善县城路网结构,推进县城段铁路改线,加快东环路、纵二路通车使用,规范更新道路标识标牌,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求。落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任务,推动盛世万家等楼盘交付使用,完成凯城佳苑等片区1800户群众不动产登记办理。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科学编制12村庄规划,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新建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4个高原美丽乡村,同步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2000户。提升和平乡白水等6村人饮条件,让更多群众用上“放心水”。实施阿家图至铧尖美丽农村路、兔尔台至下若药双车道改造等农村公路工程118里,积极申报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新建85农村5G网络基站,千兆光网入户率达64%,以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围绕构建“大市政、大环卫”格局,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促进市政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加大立面风貌管控,规范门头牌匾设置。提升物业服务市场化运作水平,探索“三无楼院”管理小区化,打造便民利民服务口碑。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完善人居环境乡镇评比挂榜和激励机制,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构建共建共管共享新格局,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

        (六)全力以赴惠民生、促公平,共享民生发展新福祉。想民之所想、行民之所盼,实施十大22民生实事,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交出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快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有序实施县高级中学、申中中心学校改扩建等8个项目,持续扩增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深化城乡集团化办学、东西部教育协作帮扶成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快县第四幼儿园建设,组建以县幼儿园为龙头,公办园为依托的学前大联盟,辐射带动农村幼儿园管理水平、保教水平双提升,让每一个孩子同起步、共成长。

    深入实施健康湟源行动。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强化分级分类收治,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县医院“千县工程”,做好中医院“二甲”复审,开展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全面提升县乡诊疗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强化鼠疫等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搭建慢病管理智能服务网络,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加快公共卫生服务补短板等项目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稳步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就业有门路、创业有底气。健全完善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早发现、早处置欠薪隐患,确保农民工拿到每一分辛苦钱。扩大灵活就业、新兴就业群体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构建县乡村三级救助服务网络,精细抓好社会救助。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能力提升行动,加快老年养护院等项目建设,实施养老新家园改造,满足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守护最美“夕阳红”。

    各位代表,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殷殷嘱托,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七)全力以赴守底线、保安全,探索县域治理新模式。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安全体系和应急体系现代化,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

    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专家查隐患等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成县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高标准实施巴燕村等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争取省级综合应急训练基地建设,申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从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坚决把好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每一道关口。动态评估财政承受能力,按期偿还到期债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发展行动,推动创建工作“双十”夯基提质,广泛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用好、用活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打造“红石榴”精品广场,创建下寺村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培育非公经济、文化旅游等10项融合发展品牌,赋予民族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续写民族团结新篇章。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强化思想教育引导,持续推动寺院管理规范有序,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深化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健全完善信访积案化解长效机制,推动“网格+警格”治理模式全覆盖,全面提升矛盾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深化“平安湟源”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加快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担负起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传播湟源之声,塑造湟源形象,扩大湟源影响。

    (八)全力以赴扬正气、显担当,展现自身建设新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强化执行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我们将始终强化忠诚核心、紧跟核心的政治担当。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要件、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我们将始终强化坚守初心、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办到位。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集中更多力量资源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扎实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应享尽享,切实以政府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

    我们将始终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治自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估,推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和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

    我们将始终强化廉政用权、廉洁从政的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若干措施,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土地出让、项目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苦干实干,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实效,为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展现湟源担当、贡献湟源力量!

     

     

     

     

     

     

     

     

     

     

    1.“4+X”项目管理机制:财经委定方向、规委会审方案、招标办管程序、项目办抓调度以及若干措施组成的项目管理机制。

    2.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3.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4.三区三线:三区即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5.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6.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7.“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对现有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孤困儿童等社会救助服务对象基本生活全面保障的同时,大力扩展社会救助服务内容,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分层分类大救助服务改革新模式。

    8.产业四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9.招商引资六大行动工作体系完善行动、重点项目促进行动、平台载体提升行动、招商方式创新行动、招商能力强基行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10.营商环境双满意品牌:市场主体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品牌。

    11.“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生态产品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生态保护补偿、市场经营开发等手段体现出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

    13.“百企兴百村行动:组织引导100家以上有能力、有意愿的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14.三无楼院:无门卫、无物业管理、无管理组织的院落。

    15.乙类乙管:将乙类感染病采取乙级管理措施。

    16.县医院千县工程国家卫健委发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到2025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17.医共体:全称为医疗服务共同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

    18.创建工作双十夯基提质:打造十项创建品牌十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点)

    19.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附件:《一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解读

    http://www.huangyuan.gov.cn/index.php?s=news&c=show&id=120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