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政务要闻

    湟源:全力打造“绿色循环发展升级版”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日期:2017-02-15  信息员:车小蓉  签发领导:王永旭  浏览:0次  打印

    刚刚过去的2016年,湟源县围绕建设“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绿色循环发展升级版”,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投资拉动成效明显

    湟源县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严格执行联点包干、分类管理等制度,全年实施项目163项,开复工率为127%,完成投资56.53亿元,增长19.68%,丹噶尔古城二期开发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县城青藏路环境综合整治等85个项目全面完工。其中,争取专项建设项目52项6.47亿元,完成市定目标的146%;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7项153.6亿元,到位29.74亿元,完成市定28亿元目标任务的106.21%,“青洽会”“城投会”签约城台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6项41.5亿元,到位10.63亿元。全力推动近中远期和国债项目储备,确定“十三五”重点项目9大类447项309.8亿元,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湟源还坚持草畜联动、循环发展思路,加快土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农牧业总产值达8.2亿元,增长5.31%。结合“粮改饲”及草牧业试点工作,饲草种植连续四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蔬菜种植4.7万亩(次)、中藏药材种植1万亩,特色作物种植比例达87%。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4栋智能温室及科技研发中心全面投产运行,新建节地型温室100栋,累计完成投资1.64亿元。以创建全国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为契机,编制完成《湟源县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全力推动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试点,发放惠农贷款1.07亿元。新建设施畜棚2000栋,培育农民合作社42家、家庭农牧场140家、省市龙头企业3家。南山灌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11项水利水保项目、阿家图至铧尖等4条乡村公路全面完工,农业农村基础条件极大改善。

    工业经济稳步推进

    同时,湟源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完成工业总产值31.82亿元,增长4.36%;工业增加值达到8.3亿元,增长6.4%。引进奥阳电子、太阳能光伏组件等一批新工艺、新材料科技型企业,实施迅立PS片材生产等8个技改扩能项目,完成投资1.22亿元;全力推进投资42.4亿元福茵高原特色产业聚集园、投资3.5亿元的大华工业园创业园二期基础设施等18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1.1亿元。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倍增计划,“营改增”为企业减负251万元,新增中小微企业136家,发挥政银企三方融资平台作用,为51家中小微企业落实信贷资金1.6亿元。

    三产后劲持续增强

    去年,湟源结合西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高标准编制完成《湟源县旅游总体规划》《湟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丹噶尔古城二期东、西城壕地下管廊及路面铺装完工,修缮改造精品样板院9处,完成投资1.62亿元;青海古道博物馆开馆运营,大黑沟景区公路、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三期项目按期完工,小高陵红色旅游年度投资任务全面完成,宗家沟景区和丹噶尔商贸城规划编制完成并开工建设,青海牦牛文化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成功举办首届排灯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活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年接待游客235.6万人,实现综合收入2.9亿元,分别增长14.8%、26.9%。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与此同时,湟源还倾力打造绿化精品和国道沿线“绿色长廊”,投资7832万元完成林业重点工程6.65万亩,投资4260万元的茶汉素提灌工程等5个灌溉设施项目全部通水运行,新建和改造城镇绿地4.8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全力实施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整治试点项目,农村垃圾清运覆盖率达86.4%。深入开展县城和国道沿线市容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完成49蒸吨“煤改气”治理任务,县城空气优良率达87.6%,持续保持全市最优。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全省首家省级农村水质检测中心投入运行,湟水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投资4686万元的尾水湿地处理项目主体已完工,污水处理厂二次提标改造全面达标运行,湟水河扎麻隆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Ⅲ类以上。

    城乡建设强势推进

    坚持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编制完成《县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美丽城镇风貌规划》等城乡建设规划,投资2.9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和美丽城镇项目11项,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及公共租赁住房2159套、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投资2.17亿元完成12个高原美丽乡村和日月乡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妥推进湟源壹号等14项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9.48亿元。投资3.2亿元建成南大街延伸段等9条城镇道路,新增通车里程14.7公里,城市路网体系更加优化。全面完成扎倒高速等重点项目拆迁工作,征收房屋12万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完成水务路停车场等3项微城建项目,在全市率先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并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验收,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

    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理念,筹集3.23亿元兑现十件民生实事。投资1亿元的高级中学全面建成运行,稳步推进职校实训楼等教育项目,全面落实贫困生15年免费教育等资助政策,启动集团化办学模式,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改革稳步推进,特困患者“五免十减”救助措施全面落实,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391万元,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9%以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县域紧密型医联体组建运行,连续五年人间鼠疫“零”发生。统筹城乡就业,开展各类培训73期3300人,城镇新增就业16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98亿元。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清欠农民工工资2476.81万元。稳步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坚持和完善“311”湟源模式,湟源建立了县级大数据服务平台,制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等5项管理制度,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49亿元,增长199%。全面落实“八个一批”行动计划、十个行业专项扶贫方案,精准确定贫困村产业规划和“一户一案”帮扶菜单,高效实施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扶贫产业园和20个村社2405户的易地搬迁项目。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作用,为农村经济组织发放贷款1851万元、为贫困户发放贷款2447万元,国开行确定湟源县为“全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家试点县”,落实贷款2.45亿元,已到位5000万元。顺利完成14个贫困村退出、4972人脱贫,超市定目标13.3个百分点,全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时,统筹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帮扶措施,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体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实现680名贫困人口脱贫。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

    在深化改革方面,湟源县制定《湟源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将36项改革任务纳入台账管理,实行县委常委、政府领导分口负责制。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出台实施9项整装性制度,盘活农民住房财产权,落实首批宅基地抵押贷款89万元,先后召开全省宅基地改革现场会、土地增减挂钩观摩会,“湟源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力下好“放管服”先手棋,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47项,精简度达61.2%,为全市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县。着力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N”模式,铁合金和水泥产业占比同比下降至37.6%,房地产去化周期降至24个月,企业贷款单笔担保额度由260万元放大到2000万元,民生领域投资达15.5亿元。深入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换照率达88.39%,走在全市前列。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