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各类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发展,筑牢西宁西部生态屏障

    来源:县发改局  日期:2021-07-20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推动绿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加快建设现代美丽幸福新湟源。

    第一节  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一、积极营造城区生态景观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夯实绿色发展根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一芯一屏一谷”“两山两河两通道”生态建设为布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实现森林覆盖率与城镇园林绿化覆盖率双增长。以“山城、古城”建设和“两河四岸”开发为核心,积极推进城区生态景观塑造,扩大水域面积,塑造高原河滨山水城镇的自然环境特色风貌。

    二、加快国土增绿提质

    以改善县城生态环境,美化城区景观为出发点,以绿化美化为主要手段,规划留绿,设计布绿,做到多绿化少硬化,不留盲区和死角,构筑主要道路、街旁绿地、空地区域“一张绿网”。实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草原管护。全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新改扩建磨林公园、池汉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形成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公园绿地体系。

    三、提升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功能

    全力构建以县城园林绿地为核心,以湟水河、药水河生态廊道为纵深,以日月山草原生态保护、南北两山生态防护林和东峡省级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屏障。推进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建设,有害生物防治及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全面保护原生植被,建设培育稳定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稳步提升森林草原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草原质量。充分融入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节  持续提升湟水河源头生态环境质量

    一、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

    深入贯彻“治宁方略、水为大政”发展理念,强化“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实施好“河湖库渠”水系连通项目,开展湟水河上游、药水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扩大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综合治理覆盖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压实河长制责任,推进实施“清河”行动,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加强水源涵养功能,定期对河道垃圾及各种河道污染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到2025年,湟水河湟源段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以上。

    二、攻坚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提升精准治污能力。协同控制细颗粒和臭氧,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与监管。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实施取暖清洁化,推进降尘量监测监管,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优良。树立文明施工工地形象,严格落实10100%。实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进村计划。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开展应急演练。

        三、推进土壤环境质量改善

    强化土壤污染防控全过程监管,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土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强化全县农用地分类管理,落实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措施,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用地管理体系,落实分类用途管理措施,降低土壤污染风险。着力保护未污染土壤,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增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应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重点监控点位布局和土壤监测网络。加强白色污染治理,重视和加强新污染物监管和治理。

    第三节  加快推动县域绿色低碳发展

    一、推动资源能源节约和清洁利用

    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面实施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和城镇清洁环境行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巩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餐厅、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低能耗家电替换活动,引导消费者积极购买节能环保型家电,加大绿色产品推介力度,扩展绿色低碳环保产品市场。开展节水评价工作,合理配置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发展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通过循环用水、分质供水、废污水处理回用等措施,降低用水消耗。推广绿色出行,推广使用再生产品,限制一次性消费品,加强政府绿色购买。把循环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城市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湟源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建立起社区回收站点、分拣转运站、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报废汽车拆解、信息服务、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二、加快建设“无废县城”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规范化运行,提高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率。完善乡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提升乡镇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深入挖掘“城市矿山”,构建系统完善的固废分类收运、处置和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危废医废管控,完善危废医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规范化回收站点和加工利用集散点建设。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无废城镇”建设。到2025年,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

    三、着力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

    充分利用湟源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特色,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农牧业重点关注农业用地铜、镍等重金属健康风险,加强农产品安全保障。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湟源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推进政银保结合的金融支农新形式。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切实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机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明确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边界,优化县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规划布局,逐步形成稳定协调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及城镇空间。注重三类空间用途转用管理,建立空间准入许可、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等规划实施制度。到2025年,形成以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升全县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二、加快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第四产业”来经营,拓展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路径,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创新实践基地创建为抓手,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实现富有湟源特色的转化路径模式,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和制度创新。拓宽生态产品交易渠道,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担保等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监管体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资源有偿使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实现机制研究,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注重绿色惠民,持续推行生态保护奖补,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加大生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提升生态安全治理水平。持续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管护职能融合,实现草原、森林、湿地管护由部门分割向“多方融合”转变,努力打造全区域、全方位、全覆盖的一体化管护格局。鼓励村集体、村民每年开展大规模植树活动。推广“乡聘、站管、村监督”和“村推、乡审、县聘用”等专职护林员管护模式。推行生态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和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加大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及群众的监督力度,完善有奖举报制度。

    四、达成生态文明价值共识

    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培育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价值观,深入开展资源环境省情、市情、县情教育,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制度,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智慧,传承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按照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生态文明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创建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培育一批生态文化企业,创作一批生态文化产品。 

     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

    园绿地建设提升:实施大黑沟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湟源县磨林公园建设项目和湟源县县城星泉公园建设项目。

    国土绿化巩固提升:实施湟源县通道绿化、城镇“微绿化”、南北山四期绿化建设、湟源县绿色通道、生态绿道建设、草原保护补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森林经营、三北、天保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造林项目、林业先进科技技术推广及应用项目、林下资源开发项目、中藏药材种植及育苗项目、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森林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建设、湟源县国有林场管护房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和整治:实施湟源县东沙沟、鹿湿干沟生态治理项目、湟源县“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再生资源回收集散中心项目、湟源县涌兴拉沙沟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厂建设项目、湟源县集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湟源县城城南山生态整治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药水河西侧山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