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专题>党史学习教育

    湟源县巴燕乡:党史学习教育出新 出彩 出成效

    来源:巴燕乡人民政府  日期:2021-12-27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新闻摘要: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湟源县巴燕乡结合乡村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坚持在“家门口”办好学、把百年党史故事送进千家万户,将百年党史的精神实实在在落实到为民服务、助推乡村发展中,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出新、出彩、出成效。 坚持因需施策,把党史学习教育“送上门”。针对农村党员群众的不同需求,因需分类施策,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精准对接。“乡村名嘴”“讲”学。动员各村书记、致富带头人、老党员、老干部献身...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湟源县巴燕乡结合乡村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坚持在“家门口”办好学、把百年党史故事送进千家万户,将百年党史的精神实实在在落实到为民服务、助推乡村发展中,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出新、出彩、出成效。
        坚持因需施策,把党史学习教育“送上门”。针对农村党员群众的不同需求,因需分类施策,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精准对接。“乡村名嘴”“讲”学。动员各村书记、致富带头人、老党员、老干部献身为党员群众讲红色故事,共同忆党史、谈变迁、话幸福、感党恩。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辉煌历史的认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群众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对党的热爱。勤思善做“送”学。针对农村部分党员文化程度有限和部分卧病在床老党员的实际,统一制作发放“红色小书包”“党史音频小喇叭”,安排各支部年轻党员送学上门;及时在各支部微信群推送党史知识,各党员在群内反馈学习情况,确保农村外出党员流动“不流学”。做深做透“帮”学。延续党员“1+1”双帮机制(在村党员及时关心关注外出务工党员和流动党员家庭生活情况,由村支部、在村党员建立“帮扶队”,对日常生活遇到小事及时帮忙解决,大事及时帮忙联系),实现了年轻党员与老党员、在家党员与外出务工党员之间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互帮共学的良好模式;县城居住易地搬迁村,各村之间实行区域化联合学习。

    做好结合文章,让党史学习教育“开满花”。巴燕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基础,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通过打好“三张牌”,助推人居环境“再提升”。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打好“制度牌”。修订完善《巴燕乡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评比考核办法》《巴燕乡村级管理制度》《村规民约》,与各村、农户、商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将每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划分14个分片包干责任区,71个网格,实行全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社、保洁员包片的“三包”责任制度。通过“定格、定村、定人、定责”的方式,形成全乡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定人、区内有责、干群结合、多方联动、无缝覆盖”的工作格局。二是转变治理方式,打好“评比牌”。通过“每月不定期督查+村干部交叉季度考评+年终评比”考核奖惩办法,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村两委年度绩效考核“三个一百分”中,每季度组织各村进行交叉督导检查并把排名以“红黑榜”的方式进行公示,督促群众提高环保意识,转变思想,全乡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打好“宣传牌”。通过线上充分利用各村微信群、电子屏幕、制作小视频《亲爱的巴燕村民,您有一份疫情防控倡议书》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广泛宣传,线下利用宣传栏、小喇叭、乡村文化墙、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持续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浓厚氛围。

    厚植为民情怀,让党史学习教育“结硕果”。巴燕乡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入手,从基层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乡党委列出“十五一”清单(即:乡党委承诺办实事10件,各党支部承诺办实事5件,党员干部承诺办实事1件)开展承诺践诺办实事活动。乡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点村,各“双帮”单位以节日节点为契机深入联点村、联点户、田间地头,实打实探访,面对面交流,从百姓日常精准掌握群众所需所求。全乡共走访调研600余人(次),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逐一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重点督办,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已完成扎汉、元山两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莫合尔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更换元山村部分人畜饮水管道、莫合尔村6户养殖户用电等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78件。各支部通过上报“民生小事”“微实事”等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55件,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风尚、新成效。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