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专题>文化旅游>县内景区

    冷全祥:闪耀在湟源大地上的民族团结文化

    来源:  日期:2023-06-02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新闻摘要:丹噶尔文学苑主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在湟源15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十一万湟源儿女,共有十三个民族生活在这片锦绣山河里。千百年来,湟源各族儿女在这片流着奶和蜜的家园里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理想、信...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微信图片_20230515095859.jpg

    在湟源15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十一万湟源儿女,共有十三个民族生活在这片锦绣山河里。千百年来,湟源各族儿女在这片流着奶和蜜的家园里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交流融合,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史诗篇章。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湟源历史,领略湟源民族团结的文化魅力。

    一、湟源城隍庙里的城隍爷邓训是民族团结的典范

    湟源县城隍庙是中国最西部的城隍庙,因为再往西就是游牧部落的地界,同时湟源城隍庙也中国西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隍庙,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里面供奉的城隍爷是西汉的邓训。邓训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当地老百姓非常爱戴和敬重他,才尊称他为本地城隍,把他供奉起来。邓训本是河南人,他48岁时,朝廷为了安抚湟水源头地带的西羌民族,派他到河湟西陲边关镇守,做了护羌校尉。他上任后不是简单粗暴地血腥镇压当地的少数民族,而是通过感化和教育来引导羌民,并通过驻军、屯田等方式,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河湟地区,比如纺织、制陶、中医等先进文化,大大改善了河湟地区少数民族的生存质量,也平息了少数民族的叛乱,让当地以羌人为主的少数民族归顺朝廷,为民族团结和睦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任职期间关心民众生活、体恤民情、爱民如子,和当地少数民族关系处的非常好,也深受少数民族的尊敬爱戴。由于操劳过度,邓训在53岁时英年早逝,河湟地区的各民族群众非常悲痛,呼号奔走,自发戴孝三年 。各少数民族群众为他念经、祈福,历朝历代的河湟子民都供奉他。由于他生前未婚,当地百姓非常爱戴他,于心不忍在城隍庙里又供奉了一个城隍奶奶陪他,这在全国的城隍庙里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对他的爱戴。湟源城隍庙里蕴含着一段民族团结的史话。

    二、文成公主过日月山进藏的历史

    文成公主进藏是指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皇家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长安城,来到雪域高原,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开创了汉藏交好的一幕。至今,他们的故事(包括过日月山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贞观之治,让唐朝的国力渐渐强盛起来。西域各国纷纷和唐朝交往,远在西南的吐蕃——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也派使者来到长安。松赞干布是当时的吐蕃赞普,赞普是吐蕃王的称号。在他13岁时,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剑等各种武艺,受到吐蕃老百姓的爱戴。为了学习唐朝的文化,松赞干布派出使者,长途跋涉,到长安来要求跟唐朝建立友好关系。他打听到周边的一些国家都娶过大唐帝国的公主,自己也想娶一个,成为这个伟大帝国亲戚。640年,松赞干布派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100人的出队伍,准备了许多金银财宝,到长安求亲。唐太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转达了松赞干布想跟唐朝友好建交的愿,恳切之心溢于言表。唐太宗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出一位既美又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把她许配给了松赞干布。关于唐太宗允亲的事,根据西藏历史记载,有一个“难求婚使”的美丽传说。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来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国来求亲的使者也有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5个难题。哪一国使能够解答出来,就答应跟哪一国和亲。这些题目都很有意思:第一道题,要求把一根很细的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想了想,把丝线系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不费吹灰之力就穿过去了;第二道题更难,把100匹母马和100匹小马驹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这些马驹分别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浮现出来了。结果,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641年,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公主一行路过湟源境内日月山时留下了许多动人传说。随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还有许多侍女和大批工匠。而在文成公主的嫁妆里,除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吐蕃所缺少的粮食、蔬菜、水果种子和药材、蚕等,以及许多儒家经典和农业、医药、天文、历法、科技等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也亲自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今青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在这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隆重的婚礼。婚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到了逻些城。入城当天,当地的老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按照唐朝建筑格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宫殿叫布达拉宫。文成公主是汉族的使者,在吐蕃生活了40年,为汉藏两人民的友好联系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据历史文献统计,从公元634年吐蕃松赞干布首次遣使入唐,到公元846年吐蕃崩溃的213年时间里,唐蕃双方使臣的往来次数就有你191次。其中唐使入蕃66次,蕃使入唐125次,形成了“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亲密景象。

    三、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兴盛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千年的商业贸易,奠定了丹噶尔在青藏乃至西北地区军事重镇商贸要地的历史地位。丹噶尔也成为通往西海蒙古和藏区的门户,有了“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之称。

    丹噶尔商业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唐代的边关互市。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采纳宰相裴光庭的建议,批准与吐蕃在赤岭(今日月山)交换马匹,进行互市,标志着我国茶马互市的正式开始。赤岭互市的商品主要包括茶叶、粮食、布匹、牲畜及其他畜产品,交易地点在日月山下的哈拉库图城,从此,哈拉库图逐渐成为重要的商旅之地。

    自赤岭开市以来,唐王朝从吐蕃换取了大量的战马、耕牛及其他畜产品,其中在贞观到麟德(627~665年)的近四十年时间里,唐朝的官马发展到70.6万匹,而吐蕃牧民通过互市换取了茶叶、粮食及其他必需的生活用品。交易的茶叶主要以湖南、陕西、四川等地产的茯砖为主。茯茶是在清明后采剪茶树上的嫩枝、老叶,经发酵、压制而成,具有化腻、消食功效,对于以肉、奶为主的游牧民族来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故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唐王朝茶马互市的设立,一方面在政治上起到了控制边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之间商贸往来和唐蕃双方的经济发展。从那时起,也就奠定了丹噶尔这座边城是以汉族为主,藏、蒙古、回等族共同居住的一座边塞商贸重镇的地位,民族团结和友好的种子,从那时候就播撒出来,在各民族共同的努力下,生根开花,共放异彩!

    在清代湟源民族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牧产品的交换,这种贸易的存在,对于保障从事单一游牧经济的蒙藏民族来说无疑对于生产、生活正常进行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大量的畜产品、药材进入湟源而集散内地,内地的日用百货也大宗输向丹噶尔,也拉动了中原腹地的经济发展。正是这种互补互利起中介的丹噶尔,由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为湟水上游区域性的商业重镇,发挥了青藏高原与内地经济联系、物资交流的枢纽作用,遐迩闻名,誉满河湟。

    在嘉庆、道光和咸丰三朝(1796~1860年)的六十佘年的时间里,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丹噶尔也声名远扬,成为西部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京、津、晋、陕、甘等内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云集丹噶尔从事商贸交易。据资料记载,在丹噶尔交易的货物品种多达二三百种,年贸易总额约达白银250万两,是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城内东大街、西大街及城外的丰盛街、东关、西关、南城台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区。

    四、班禅行宫及藏客

    随着丹噶尔商贸的发展,丹噶尔商人与西藏的商业贸易也在不断扩大。民国十年左右,西藏噶厦政府在丹噶尔购置房产两处,一处在南城壕,称“郭巴院”,亦叫“公馆院”,产权归西藏政府。一处在西城壕,称“拉郎”,当地人称为“班禅院”,前后两院,产权归后藏。两处院落也是噶厦在青的办事机构,在为噶厦采购物资和接待往来公务人员的同时,还为来丹噶尔做生意的藏区商人提供居住等服务。由于西藏商人来丹噶尔经商增多,与本地商人接触来往频繁,丹地商人也逐渐了解了西藏市场,远赴西藏经商的人也渐渐增多,于是在丹噶尔商界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主要从事汉藏两地贸易的“藏客“。藏客中既有汉族、藏族,也有蒙古族和回族,他们以丹噶尔为大本营,来往于蒙藏及印度、尼泊尔和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等地。

    丹噶尔到拉萨相距行程约六千多余里,藏客们登昆仑、过草地,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历经四个多月的艰辛跋涉,用牦牛、骆驼将货物驮运到拉萨,一路险象环生,困难重重。

    藏客进藏采购的大宗商品以骡马为主,其次是生活用品,有丹地陈醋,威远烧酒,陕西红枣、柿饼及景德镇龙碗,还有少量枪支,名为自卫枪,领有护照,但到藏区后,大部分会作为商品出售。丹噶尔在西藏的名气很大,藏客们到拉萨做生意,深受藏人的喜爱和尊敬认为是佛祖宗喀巴的娘家人。西藏政府特别允许藏客可在拉萨购置房产,藏客还在拉萨娶妻安家,经营生意,以方便在两地经商。藏客还可以到印度尼泊尔采购商品,办理出境手续也很方便。

    藏客的兴起,拓宽了丹噶尔民族贸易的范围,促进了青藏贸易往来,对于发展两地商贸经济,加强藏区和内地的联系,增进藏汉民族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湟源清真大寺的修建

    在回族小学的旁边,就是湟源县著名的清真大寺。现在的清真大寺是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开工,经过三年紧张施工,于民国24年竣工,耗资白银数十万元,主要由马辅成(回族乡绅,解放后任青海省副省长)献资的。许多穆斯林群众自愿捐募,有的无偿的提供劳力。汉族绅士何柏香、靳子才等主动给寺上捐献屋面大梁。大通郭莽寺的僧众还给大寺采伐了松木。回、汉、藏民族虽然信仰不同,但以互相之间的厚爱,赞助湟源穆斯林的善举,至今传为民族友好和团结的佳话。

    六、昌耀——藏汉一家亲培育出的伟大诗人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祖籍湖南省桃源县。1950年参军,任38军114师文工团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在朝鲜战场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5年从河北省荣军学校毕业后赴青海,1957年被打成右派,历经22年的荒原流放岁月。1979年,平反后的昌耀重返年青海省文联,历任《青海湖》杂志编辑,专业作家等职,并先后担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昌耀是青海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是昌耀最初的“边关流寓”之地,在这里他成为了一藏族之家的义子和女婿,谱写了汉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篇章,寻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故乡。写下了《丹噶尔》、《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哈拉库图》等不朽诗章。1998年《人民文学》主编、诗人韩作荣在为《昌耀的诗》所写的序言中,称昌耀是“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即是和世界上一流诗人的诗相比,也不逊色”。  

    昌耀的诗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造了自己的诗歌品格。

    他用他的诗歌创造了一个高度,也停留在一个高度,至今这个高度无人企及,也许我们只能仰望。

    七、小高陵精神蕴含的民族团结文化

    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现有560多户人家,其中有120多户是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可以说小高陵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小高陵各族群众思想的共识。2020年小高陵被确定为首批中央文明委重点工作项目“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层联系点;2022年9月15日小高陵被确定为第四批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近年来,小高陵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着力打造2个国家级示范单位、2个省级示范单位、15个市级示范单位(点),努力将湟源打造成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旋律的“样板县”。

    1.郎卓玛书记和各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

    郎卓玛书记曾担任过两届青海省委委员,在1972年至1978年七年的时间里担任小高陵村党支部书记,小高陵村原来有12个队,分布在小高陵的各条山沟里,朗卓玛书记所在的生产队,居住的都是藏族同胞,因“郎”姓居多,并且在村子序列上被编为“第八生产队”,所以被称为“郎八队”,“郎八队”在没有搬迁之前,居住在小高陵村最深的一条山沟里,而一、二生产队由于居住在小高陵沟口,不但庄子大、户数多,而且民族多,事情也多。因此郎书记经常奔波在山沟和沟口之间,山沟和沟口之间的蜿蜒小路足有4.5公里之多,朗书记的一双布鞋常常磨破露出了脚指头来。在推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繁忙季或宣传党的政策大忙时节,朗书记更是直接住在了 “一、二生产队”的队部,和当地生产队的藏、回、蒙古等各族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至今还健在的郎书记的儿子郎生泰,对父亲的印象就是工作太忙经常不在家,农忙时节家里的农活常常是弟兄4人帮着母亲来干。藏族书记郎卓玛书记在任期间,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建设家乡,各族儿女团结如一家”的小高陵精神,他本人也在1976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小高陵各民族团结奋斗,治山造林保水土,手足情深

    小高陵精神展览馆珍藏着一些珍贵的民族团结的影像照片,从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当年劳动中小高陵各民族的服饰,有穿着藏袍、戴着藏帽、留着辫套的藏族青年和妇女;有盖着盖头的回族妇女;有留着麻花辫,卡着发卡的汉族姑娘。从照片上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中就能看到小高陵各民族在“治山造林保水土”中同生产同劳动同生活的手足情深的景象。用现在的话讲这叫“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小高陵民族关系非常融洽和睦。

    3.小高陵各民族亲如一家

    在小高陵村口有一雕龙画凤高大牌楼,门楼两边四根大柱子上题有溜金的几行大字,左右两边外侧的四根柱子上有二副对联“忆当年治山造林冠神州,看今朝发家致富誉华夏” “人杰地灵恩泽小高陵,高天厚土福润大有村”。这两幅对联不但回忆了小高陵各族儿女当年“战天斗地、建设家乡、治山造林保水土的豪情壮志,而且也寄托着对家乡和故土的深情厚谊”,而这两幅对联的题写者正是在小高陵长大,从小高陵走出的全省闻名的律师、书法家、省政协委员马虎成,马虎成是小高陵的回族,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青海著名律师,创办了“海博律师事务所”,成为了省政协委员和青海省著名书法家,功成名就后,他不忘家乡养育之恩,多年来一直关心家乡的建设,也感念家乡父老的滋养教育之情,每隔几年他就会自掏腰包请全村的老年人到西宁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唠家长。他无数次义务给乡亲们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这点点滴滴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情愫。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